性格是打娘胎里自带的终生特质和精神气质了
2022-03-23
来源:
人气:0 次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好像觉得内向是一种缺点了,父母都想把孩子从内向变成外向。性格这东西本来就是每个人都不一样的,这个世界也能包容这些不一样。我们之所以希望孩子外向可能是觉得善于交流和表达的会更有吸引力。但是罗永浩说过,外向的人会左右这个世界,但内向的人才会创造这个世界。两种性格的人是都需要存在的。
表弟小琪性格很内向,从小就喜欢一个人在房间里待着,就算家里来了客人,被父母提溜出来打个招呼也迅速“溜”回房里。父母之后总要陪着笑跟客人解释,这孩子内向,别见怪啊。
他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在房里待着摆弄着他的汽车模型,而不是跟小朋友们在楼下疯跑;
他喜欢一个人待着安静的看书,而不是和大人们热情地寒暄;
课间同学们在身旁嬉笑打闹他也只是坐在座位上写写画画;
后来有一天开家长会,老师把小姨(小琪的妈妈)叫到一边说:这孩子什么都好,听话,学习成绩也不错,就是性格太内向了。
小姨听到这些话也觉得有道理,回家和小琪的爸爸商量:一定要想办法把小琪的性格扭转过来,让他外向起来。
家庭聚会,强迫小琪多跟其他人说话,饭吃到一半还叫小琪站起来唱首歌给大家听,十几岁的小伙子好不窘迫;
出门在路上碰到老外,也拉着小琪上前非要练练口语;
小琪觉得很苦恼,直到有一天爆发了,和父母大吵了一架。边吵边哭:“你们根本不了解我,只会逼我做我不喜欢的事。”爹妈也火了:你瞧瞧你,半大的小伙子,性格那么内向,一点出息都没有!“
看,这个世界上总有那么多人觉得性格内向是缺陷,而小姨和姨夫也在延续着这种偏见。
就连有一次看到姥姥教育5岁的小表妹,也直说“可不能像你小琪哥哥那样,那么内向,不爱说话,那可没人喜欢你了。”
我在一旁觉得无语。自知老人的思想很难扭转,就算我想为小琪说些什么,也会不被认可。在不少父母的眼中,外向的孩子擅长交际,容易赢得他人的喜爱,长大后能更好的融入社会,人生也更为顺遂。而内向的孩子,则一切相反。
自与摄影师男友分手后 甚至还有人宣称:内向介于变态和失败之间。但这些偏见,都源于自身的无知。
其实,早有研究表明,性格是一个人伴随终生的特质和精神气质,是打娘胎里自带的。
换句话说,就是无论你多么努力地想要把内向扭转为外向,过不了多久还是会打回原形。毕竟,人生不是舞台,不需要全靠演技。
我生来也是个很内向的人,从小也没有因此而少挨骂。从循循善诱地被家长鼓励出去找小朋友玩,到20多岁还是因为喜欢一个人宅在家而挨骂。曾经被家长”逼迫“地苦不堪言,装了几天的外向实在装不下去了,那身疲惫也只有自己能懂。
为什么我不能安心地做自己呢?内向就一定是劣等性格吗?
为此,我也翻阅了很多书籍。终于,翻阅到哈佛大学神经科学教授的理论”那些在2岁前表现出腼腆内向的孩子,即使长到18岁之后,他的性格也还是内向的。可以说性格是从小就确定了的。“
罗永浩也说“外向的人会左右这个世界,但内向的人才会创造这个世界”。
也许,外向的人沟通能力强,拥有很多的朋友;但内向的人更心思细腻,观察力强,拥有的朋友即使不多,那也都是知心好友。在知己难得的今天,难道交友不是更应看重质量吗?
内向的人善于把观察到的事情进行整理和思考,不会全盘接受或否定。一般都有很高的洞察力和理解力。
在我看来,除非是销售类的工作岗位,内向的人在其他工作岗位上并没有劣势。只要工作尽职尽责,该交代的事情交代清楚,性格内向还是外向有高低之分吗?只有各自适合的工作罢了。
孩子很内向,确实是很多父母都想要改变的问题。
但其实内向不是缺点,也并不是需要纠正的毛病,只要孩子能够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没有社交障碍,就毫无担心之处。
内向的孩子,他们的精神世界足够丰富多彩了,所以才不需要别人过多地参与。父母的强行干扰,不但会以失败而告终,反而会让孩子产生自我质疑,”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我是不是有缺陷?“
无论孩子内向还是外向,只要他能够主导自己的人生,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并为此感到幸福和满足,难道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吗?
西宁白癜风荆州白癜风治疗
银川男性功能障碍治疗哪家好